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第17期:承接胖东来流量推动许昌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0 16:13:18 来源:杨岚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各地纷纷寻求通过特色资源和优质服务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胖东来的持续走红,为许昌带来了大量流量,加上许昌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正确把握流量热度利用好胖东来流量、创新许昌文旅资源、塑造独特的旅游业竞争优势,使胖东来流量成为助推许昌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留量”,成为许昌发展旅游产业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胖东来流量推进许昌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许昌人来说,2024年又是本地连锁商超胖东来大红大紫的一年,也是许昌文旅产业迅速发展的一年。

(一)胖东来流量现状

胖东来走红以来,至今依然热度不减,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究竟有多火来看几组数据:

 

以2024年数据为例,从元旦开始胖东来接待游客人数开始直线上升。3天元旦假期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春节假期,胖东来3家综合商超门店在3天营业时间内累计客流量达116.33万人次;清明期间,胖东来3家门店日均客流量均在30万人以上;五一假期间,胖东来3家门店累计接待旅客15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31万人次;中秋节正好赶上周二,胖东来在仍然延续周二闭店传统下,仅天使城一店就创下单店单日人流量14万人次的数据;在国庆期间,胖东来3家门店累计接待旅客22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85%以上。作为对比,国庆期间河南境内游客接待量前五位的景区分别为:万岁山59.67万人次,清明上河园55.33万人次,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50.05万人次,云台山45.06万人次,龙门石窟42.81万人次。

(二)许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胖东来的持续走红,许昌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广旅局综合发力,多措并举,持续擦亮许昌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名片,我市旅游产业呈现出整体性向上的态势。央视新闻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最受游客追捧的20个小众旅游城市中,许昌排名第9。

1.带动文化旅游的发展。2024年中秋假期间,我市重点文旅场所如市博物馆、曹魏古城、春秋楼、花都温泉小镇、神垕古镇、明清古街等均呈现出火爆态势,曹魏古城单日最高人流量12万人次,襄城县明清古街单日最高人流量2.3万人次,市博物馆单日最高人流量达到0.54万人次,创单日接待量最高值。国庆假期,全市接待游客728.9万人,旅游综合收入51.7亿元,分别比2023年增长10.17%、12.43%。游客们不仅来自省内周边,更有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2.带动住宿餐饮的消费。2024年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2%,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9.5%。瑞贝卡、福港、芙蓉园、航空等7家酒店和神垕星舍民宿入住率达100%;三鼎华悦、迎宾馆、中原国际、花都温泉酒店等4家酒店入住率达90%以上;全市14家重点酒店、民宿平均日入住率达80%以上。

3.带动交通运输的繁荣。2024年节假日期间我市每日入市车辆均在17万台次以上,客车、公交、出租车日均运客30多万人次,郑许市域铁路日均送客6万余人次。“逛胖东来、游曹魏古城、着汉服簪花”,已成为游客们来许昌的打卡“三部曲”,这不仅彰显了胖东来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游客对许昌三国文化及本土旅游资源的热切关注和喜爱,激发了许昌文旅产业的潜力,许昌文旅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提升了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胖东来流量推进许昌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因分析

在胖东来流量的带动下,许昌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和胖东来的价值追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匹配,和许昌市委市政府相关配套服务的及时跟进密不可分,更离不开许昌全市上下对胖东来流量热度的持续维护和保护。

(一)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经济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老百姓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更要求吃得健康、用得放心舒心。目前,市场上总有一些不良商家投机取巧,扰乱行业规则,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当前电商经济深入生活,真货假货鱼龙混杂,虚假广告、劣质商品或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科技与狠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市场的现状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对商品和市场的信任度日渐下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十年如一日对商品品质和服务高度把握的胖东来商超模式自然就进入到老百姓的视野中。胖东来创始人、董事长于东来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被问到如何看待胖东来爆红甚至火成景区时说道:“现在爆红是网络的助力,也是因为胖东来的真诚很吸引人”。从1995年胖子店成立时开始,于东来就公开承诺:“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

1.真诚的商品。从昔日的糖烟酒小店到如今成长为大型综合商超,胖东来“用真品换真心”的承诺始终没有改变。胖东来对所售商品的质量把控非常严格,很多在售食品都来自于自营的中央厨房,质量层层把关,不加防腐剂等物质。非自营产品也要接受严格的品控检查,但凡有质量问题立马下架。当市场上因为油罐车事件无人敢买食用油时,胖东来的自营食用油卖断货数月。胖东来的茶叶更是火爆。但凡贴上胖东来标签的产品,品质就有保障,老百姓就买得放心。

2.真诚的服务。俗话说百密而有一疏,再严格的把关也会有疏漏的时候。但胖东来从不回避疏漏,真诚永远是胖东来的金字招牌。一碗凉皮出现问题立马下架并赔偿顾客800万元;面包糕点不好吃免费退;看电影不满意可退费50%;生鲜产品沥干水再称重;原料表成分一一标注得明明白白等。商品有任何售后问题都可以跟店铺反映,还可以选择上门退换货,让老百姓真正用得舒心顺心。

3.真诚的管理。人性化的企业管理也是胖东来的制胜法宝。胖东来员工工资高、福利好,胖东来公司每周二都会严格执行闭店政策,过年有年休假,上班推迟1个半小时,收银员都有椅子坐,不鼓励员工加班,下班后不允许给员工打工作电话,设立无理由的“10天不开心假”等,都是为了让员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享受自己的生活,员工真正感受到被尊重。小米汽车CEO雷军称胖东来为“中国零售业神一般的存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表示,胖东来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其他企业的不足。胖东来的企业文化魅力已经成为其金字招牌。

(二)紧跟配套资源和服务

当流量来时如何接住这份儿“泼天的富贵”,是许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1.配套公共服务。为方便游客到胖东来商超休闲购物,公共交通部门对许昌市内的18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从许昌东站发车可以直达胖东来多家门店,为游客打造便捷、高效的胖东来公交专线;许昌市人大、政协大院和市旅游服务中心等公共停车位免费向游客开放;许昌市文广旅局联合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召开餐饮住宿企业诚信经营会议,发出诚信经营倡议;市市场监督部门严格控制酒店价格上涨,查处哄抬价格行为,要求商家明码标价、杜绝欺诈;市公安部门为保证游客安全加强警力,强化重点场所的巡逻防控,深入重点文旅场所开展巡查调度,及时处理各类投诉和突发情况;市交警部门增加交通疏解力度,有力保障了交通秩序。许昌市出台的一系列暖心措施,不仅给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让游客对许昌留下了好印象、形成了好口碑。许昌市有关部门还向全体市民和全市旅游行业从业者发出倡议: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胖东来式服务”喜迎八方游客。在网络平台上,“避开胖东来,给外地游客腾地方”的倡议也引发许昌人的广泛共鸣,外出少开私家车,把道路让给外地车;购物避开胖东来,把逛胖东来的机会留给外地游客。许昌人的真诚与热情让游客感受到了许昌的温度。

2.配套旅游项目。在胖东来流量的带动下,许昌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积极作为,围绕我市文化资源优势,推出了如三国文化穿越之旅、生态康养度假之旅、钧瓷瑰宝奇妙之旅、胖东来购物打卡之旅、山水乡野休闲之旅、魅力遗产体验之旅、红色基因传承之旅、求知立志研学之旅、璀璨瑰宝两日游、花都奇缘两日游、许都深度三日游等十余条精品文化旅游路线,并制作许昌文旅宣传片,举办三国文化旅游节,开展主题展演、夜游灯光秀等活动,让游客在感受胖东来文化的同时,也沉浸式体验到许昌作为三国历史名城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留了下来、住上一晚,带动了我市经济发展。

3.配套文创产品。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习惯性购买一些当地的文创产品留作纪念。有‌数据显示,95.5%的消费者会购买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主要用于收藏摆设、日常使用,往往承载着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历史记忆、审美理念、文化价值观念等,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象征‌。我市文旅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入挖掘本地三国文化资源,创立了“许昌礼物”、“魏都有礼”等文创品牌,开发了各类环保袋、冰箱贴、雨伞、笔记本、纪念币、盲盒冰激凌、三国人物掼蛋扑克牌、旅游通关文牒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设计精美,而且融入了丰富的许昌三国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游玩之余能将这份独特的记忆带回家,留下许昌的文化味道。

(三)流量热度的持续维护

在新媒体时代,流量的长红离不开对流量热度的持续维护。从2023年开始,一些当红的网络博主如白冰、B太、辛巴、老爸评测等不断到来,给胖东来及许昌带来了不小的热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胖东来相关话题在快手平台的播放量达14.3亿,在抖音平台更是高达282.1亿。如此庞大的流量基础,使得胖东来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的旗帜,吸引了众多商业学习者前来参观学习,相关研学、游学话题的累计播放量也超过了7亿。

在胖东来流量的引流下,许昌市相关部门也着力打造许昌文旅话题,积极向国家级、省级媒体发稿,增强许昌的网络关注度和话题量。央视、新华社多次报道许昌尤其是胖东来,人民视频、大象新闻、映象网、顶端新闻、国际在线、凤凰网、许昌时刻、许昌零距离等新媒体平台连续播发许昌文旅活动信息。“来许昌感受夜的魅力”“打卡许昌曹魏古城”等10余个文旅话题从多个侧面展现了许昌的魅力。

三、推进许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

虽然流量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关注度的提升,但要真正推动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需要长期的品牌塑造,而不是靠短期的“流量出圈”能够完成的。因此,把流量转变成为长久的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擦亮城市核心IP,巩固城市资源优势

1.城市IP的意义。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长,文旅市场普遍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同质化竞争、文化资源不合理开发、游客体验单一等问题时常出现。因此,差异化的城市IP就成为城市突破同质、增强“引力”的重要突破口。城市IP被喻为城市的“形象引擎”,是关于城市价值提升的创意,是对城市特色进行凝练加工而创造出的一个符号化、个性化的具体形象,是一个具有广泛吸引力和传播性的、人格化的可传递的精神消费品,能够以其独特的形象气质快速聚集人气形成城市招牌,助力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IP的打造,不仅能为城市带来流量,让城市形象能够通过流量渠道实现更有效的宣推,更能在文旅经济发展方面为城市带来直观收益,在提振消费、“双招双引”等方面带来重要利好。

2.巩固胖东来IP的资源优势。爆火的胖东来就是许昌最闪亮的一个城市IP。要推动许昌文旅产业发展,就要守好、发展好、擦亮这个“流量入口”。胖东来要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加强企业管理,保持真诚的商品、真诚的服务、真诚的管理的等特色优势,持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许昌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媒体、全体市民要联合发力,在政策上帮扶胖东来的发展平稳长久,在宣传上讲好胖东来的故事,在日常行为上维护胖东来的形象,继续为胖东来守好发展之路。只有胖东来继续做大做强,许昌市才能守住这张“流量门票”,为许昌文旅发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发扬城市文化价值

城市文旅的发展,要“刚柔并济”,既要有硬支撑也要有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更是城市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基,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性格与气质。许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灿烂的三国文化。据考证,许昌市域内与三国有关的人文遗迹就有300多处,汉魏故都是许昌一张闪亮的名片。不仅如此,许昌还有钧瓷之都、中医药之都、花木之都等多张文化名片,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些文化及自然元素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1.挖掘文化价值。许昌应对本市特有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挖掘,发掘许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取许昌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将城市名片与城市气场紧密相连,转化为一种可传播的价值理念,形成具有许昌特色的城市文化精神,作为许昌文旅产业发展的力量支点。

2.依靠创新出圈。进一步挖掘许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富有创意的文旅产品。独特创意是城市文化传播的流量密码,易于在海量网络内容中脱颖而出,特别是经过新媒体的“裂变”传播,容易收获更多的热度,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同时出圈。可以对历史文化产品进行全新包装,如二创历史文化故事,使历史人物形象卡通化;创新性地诠释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概念热词等,提升许昌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3.加强流量融合。依托胖东来平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文旅活动、历史故事展演,或设置产品柜台展销许昌传统特色产品,设计互动环节如景区间积赞打卡得奖品等,将胖东来的游客与许昌文旅游客串连起来,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了解许昌的文化底蕴,进而愿意了解许昌,了解许昌文化,实现文旅融合。

(三)公共主体协同发力,提升城市综合素质

要承接胖东来流量,实现许昌旅游产业的“长红”,本质上就要整体提升城市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塑造有赖于政府的有效治理、健康的消费环境和淳朴好客的民风,是多主体价值共创的结果。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治理。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前提,优化旅游交通系统是发展旅游的根本。加强许昌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对高铁、高速公路、轻轨等交通线路进行及时的维护和发展,提升许昌的区域交通优势。加强许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示范公路建设,规划交通枢纽与主要景区之间便捷的旅游集散通道。开辟旅游观光巴士线路,设置旅游接驳和景区直通车线路,强化公交换乘枢纽的人性化、精细化设计,如加强公共交通与胖东来等商业综合体、旅游景点的衔接等,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保障公共厕所和垃圾桶、残疾人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覆盖,使游客的公共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的管理能力。

2.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树立许昌形象。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建设,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保证服务行业不抬价不欺诈,让胖东来式服务在许昌各行各业蔚然成风;及时化解文旅纠纷,切实维护文旅市场秩序;提高酒店接待能力,合理规划景区周边酒店的布局,形成包括高端型、舒适性、经济型等酒店和民宿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强化酒店安全管理;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和文明城市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人人都是许昌名片”的意识,塑造许昌人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全力提高许昌的旅游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

3.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各地企业家到胖东来研学,也是许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投资的重要窗口。相关部门要借助“胖东来效应”给许昌带来的美誉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许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着重完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促进资源自由流动。通过政策工具如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等,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许昌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合理利用网络热点,抢占新媒体注意力

流量经济时代,网络热点呈现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点,迅速兴起后会很快消失并被新热点取代。面对舆论焦点的快速转变,流量城市要善于不断制造新的网络热点抢占旅游者注意力,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城市品牌的推广机会,推动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引流,打造周期爆点。流量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衰退特征,持续获得网络关注热度和“流量”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爆点接续”和“周期性爆点”。可以利用瞬时热度持续提升许昌旅游品牌价值。如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不许员工结婚要彩礼或付彩礼”等言论引发网络热议。要积极鼓励各类自媒体广泛参与到城市旅游宣传中来,充分发挥年轻群体、短视频博主善于发现消费热点、制造网络爆点的优势,通过增加个体生活体验,构建更具亲切感、立体化的城市形象。

2.立足本土,孵化优秀内容。组织开展互联网能力培训,增强各行业各部门对互联网的了解和使用,培育媒体运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和回应机制,及时应对负面舆情,及时处理危机事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新媒体在数据推送和新闻采写上扎根基层挖掘优秀素材、创造新闻热点,策划一批符合本土特点、具有区域优势的网络作品,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有影响力的节目栏目。常态化开展“城市宣传短视频大赛”等赛事,鼓励广泛运用微动漫、小视频、H5等技术手段,增加城市文化产业的“可视化”效果,增强文旅宣传的吸引力,更好讲述许昌故事、传播许昌声音。

 

(作者系中共许昌市委党校讲师)